* 根本,不是上師,是法。
首先,要知道「根本上師」這個詞,打哪兒來?它來自於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中「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」這句話。「根本」一詞指的是老師?還是法?「根本」指的是「法」。
修依止善知識,是修其他的法之前,一定要修的,因為它是一種「助緣」,但不是「正因」,大家不要搞錯了。「根本」不代表正因,是「主要的助緣」之意。因此,「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」的意思是,依止善知識這個法,是實修道次第的主要助緣。
主要助緣,意謂著若沒有這個助緣,後面將無法實修生起證悟。失去主要助緣,實修的正因不論多麼努力種,都種不下去,也長不出果實。
實修道次第,「修」才是正因。例如,修下士道,目標是為了生起下士道的證量,那麼,修下士道就是下士道證量的正因(真正的因、主要的因)。助緣是給予你下士道這個法的老師,你感恩、尊敬、祈求他…等等,就是修依止善知識。
修中士道時,若是另外一位老師學,怎麼辦?祈求與感恩的對象,應該是誰?當然是指導修中士道的老師,因為我是跟他學的嘛,道理是這樣的。
再者,指導我修學下士道的老師,突然圓寂了,下士道還沒學完吧,我該怎麼辦?應該再去找一位上師學,然後,也要對這位上師感恩尊敬。
總之,實修的每一階段,所學的法,從哪裡來?對給予你這個法的老師,一定要感恩、尊敬、供養、祈求…等,就像對佛一樣。如此一來,所修的每一個階段中所必須具備的福德資糧,很容易齊備,逆緣也容易消除,這就是助緣。
但光是這樣做,還不夠,自己也必須努力聞思修,只祈求上師加持,沒用的,因為,上師也只是助緣而已。有了助緣,自己好好聞思修,這才是正因!具足正因,證悟才會生起。
一開始要先了解「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」的含義。道,是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。「根本依止善知識」是,每一階段實修的助緣,是依止善知識。對於給予我教法的上師,一定要尊敬、感恩、祈求,好好依止。
根本,是主要的助緣。不過,上師不是主要的助緣,修依止善知識這個「法」,才是主要助緣。「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」,並不是說,依止的這位「上師」是根本,而是,依止善知識的「行為」是根本。
這個地方,很多人都誤解。第一個誤解是,以為修依止善知識之後,後面下士道的證悟、出離心、菩提心、空正見…等證悟,只要全心全意依止一位上師,就可以全部獲得。
這不可能啊!果真如此,《廣論》在依止善知識以後的內容,宗大師根本不必寫,只要寫依止善知識,不就成了?
* 道次第每一階段都要老實修
因此,道次第中的每一個階段,都必須老實地修。《廣論》講前行、正行、結行,不是只有依止善知識才這樣做,而是整個道次第,每一個階段,都要努力精進修。
第二個誤解是,以為「根本」一詞,指的是所依止的上師。事實上,「根本」不是指上師,而是「依止」這個法。「根本」也不是說有了這個法,其他的法也都會有。
助緣與正因,二者要分清楚。根本,意指這個法,是一個主要的助緣,但不是正因。
《廣論》在「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」之後,接著說「依止後應如何修」,代表「必須努力精進的修行」。
如果只要一心依止善知識就好,其餘不必修,全部會自然獲得的話,宗大師就不必再說「依止後應如何修」了,具足助緣後,還要種正因,正因與助緣都齊備了,才會有「果」的出現。
大部分的誤解來自於誤解「根本」二字的意義。「某某是我的根本上師」這樣講,很有問題,不應該把一位上師當根本,也沒有根本上師這種詞。「根本上師」這個詞,會帶來很多誤解。
有人誤解「根本」指的是「人」、「上師」,實際上,指的是「實修上的法」。實修依止善知識的對境(人、上師),即稱之為根本上師。是這樣的意思。
若將根本錯解為「上師」,不僅是誤解,還會帶來很多障礙。若連接到「人」的含義,我們就會區別上師的高下,那麼多上師中,只有一位才是根本主要的上師,其他的上師,就不是那麼「根本」,那麼重要。以這種心態去修依止善知識會出問題。
修依止善知識時,對上師們要一視同仁,不可以區別大小、高低,因為,一切上師,都是體性一,無二無別。所有上師,都要平等的放在高高的位置上,不應有高低上的差別選擇。
若將上師做高低、上下的區分,就變成有些上師如佛,有些上師如凡夫,有些上師如…這樣子,根本就沒有「修」,這樣修依止善知識有問題,反而帶來障礙,造下惡業。
如果在上師之間區分上下高低,一定會對某些上師不依止,使用這個詞,不應誤解原意,妄加解釋。宗喀巴大師創建的格魯派,比較少用「根本上師」這種詞,即使使用也會充分理解或說明其中的正確意義,否則,會帶來障礙。
總之,根本有二種意義,一個是「第一個要實修的法」,另一個就是「主要助緣」的意思。
問:曾聽過每一個階段都有上師,但是,開示菩提心或引導行者獲得大證悟成佛的老師,叫做根本上師,例 如密勒日巴及馬爾巴的關係。請問要怎麼看呢?
答:將一切上師視為佛(視師如佛),是我們一定要修的。表相上,也許某人教我比較多的法,有些教的法 少一點,的確有這種情形。但是,內心上,都應該把這些上師們看成是體性一,無二無別,有的化身 這個、有的化身那個…。外相上的區分,不代表就是內心的想法。
例如,阿底峽尊者的一百五十七位上師中,金洲大師分到最大的份量。但這也只是從表相的角度,內心 上,尊者一定將其他上師與金洲大師視為體性一,無二無別。
修行的時候,一定要這樣子修。表面上的區分,是一般所說的「世俗」、「名言上」、「表相上」的意 思,絶不代表修行者對於上師們有高低大小上的區分。
《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《四聖諦》20080909台東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