帳號:
密碼:
 
2009-10-29 為什麼必學「廣論毘缽舍那」?每週五09:30~11:30上課 雪歌仁波切教授 ,翻譯老師:張福成老師 參觀人次:4395
 

廣論毘缽舍那聲音檔下載

時間:每週五09:30~11:30上課

指導師資:拉然巴格西雪歌仁波切教授


翻譯老師:張福成老師

上課地點:

(一)說明必學「毘缽舍那」的理由

1. 第一個理由-------使修學完整不偏

就《道次第廣論》的學習者而言,特別是現在我們學習到至尊大主(宗喀巴大師)如百鍊純金的聖教傳承的機會,真的是非常殊勝難得。尤其是現在我們都得到了暇滿人身,這更是非常殊勝珍貴的。我們已得此暇滿人身,而且現在又有機會學習到至尊大主《道次第廣論》的教法,將來要再進一步去學習《密咒乘道次第廣論》。我們在世上這一輩子,要先以聞、思此教法作為學習的基礎,而後在此基礎之上,再進一步將理論實踐運用來作禪修。如此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修學,在這一條成佛的道路上,自己就能夠往前移動幾步,好好的多走幾步。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善緣機會啊!

在至尊大主所寫的《道次第廣論》中有「廣大道次」和「甚深道次」兩部份,我們現在所要聽聞與思惟的「毘缽舍那」是在《廣論》最後面的段落,屬於「甚深道次第」的學習階段。首先,我們必須要透過聽聞師長的講說來進行思惟學習,而後慢慢的才能得到「思所生慧」、「修所生慧」。因此,我們有必要對這「甚深道次」的義理,先作廣泛的聞思學習。假設我們對「甚深道次」的內涵不學習也不作聞思,而僅僅只是想要依靠著「廣大道次」這部份的內涵,只是單獨的在此範圍中來進行聞思學習,而且也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來努力修學,若僅只是在這種的學習狀況中,那將來還是可能會走上學習的岔路,仍然存在著可能會「墮入常邊」的極大危險呢!

因此一般來講,這《道次第》的學習包含了「廣大道次」和「甚深道次」,也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「方便分支」和「勝慧分支」,這兩個內涵應當是要結合在一起,「雙運」貫通的,要能如此的來學習,這是非常有重要的!通常,我們在「勝慧分支」的部份,不管是能夠學習進步得到多少,都是一定會直接再幫助到「方便分支」的部份,而使這部份的體悟也會隨之更加擴大,而且力量也會更增強。因此,如果僅只是單單重視「廣大道次」一個部份,實際上是會走上岔路的,仍會存在「墮入常邊」的危險。所以,我們有必要

對「甚深道次」作廣泛的聞思學習,這是大家都應該要重視的!
這就是必須要「多聞」的道理,佛陀在佛經裡也曾經開示過,沒有「方便」所攝持的「勝慧」,那是一種束缚;沒有「勝慧」所攝持的「方便」,也會形成另外一種束缚,這些我在前面的課程中也都曾經講過。「束缚」,簡言之,就是不管怎麼做,都不能夠得到解脫和成就佛果。因此「廣大道次」和「甚深道次」,一定是要相輔相成的。若「廣大道次」沒有得到「甚深道次」的攝持,那仍然沒有用處,因此修學「甚深道次」----勝慧的部份,那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若「甚深道次」沒有得到「廣大道次」--「方便」(菩提心)的攝持,也就是只有「甚深道次」----勝慧的部份,而沒有了「方便」(菩提心)去幫助它,那無論勝慧修得如何深奧精采,也是可能會發生偏差錯誤的,會有「墮入斷邊」的危險存在!

因此,當我們對《菩提道次第》進行廣大的聞思修學時,應當要記住蓋噶當派大善知識種敦巴曾經開示過的,要能以「四方」作為道路,而這只有上師大佛尊才能夠做得到呢!這是大佛尊阿底峽尊者教法的特色,而大佛尊教法的特色,(噶當派修行的方式)就是以「四方為道」。 所謂的四方都能作為修學道路,其意義是指,不管我們是在修學下士、中士、上士的哪一階段,或是修學顯教乘門或密咒乘門,小乘或大乘等等,無論我們眼前是在修持哪一階段的法,實際上都應當要,將這一條完整的成佛道路中所有階段的精華內涵,全都濃縮包涵在眼前的學習之中,而且也必須是和其他任一階段的法不相違背的。 譬如在修學下士道的法類時,也是要能夠將中士道和上士道的精華內容都包括在裡面的,而且是彼此不相違背。就算是在修學小乘的法類,也是必須要將大乘法的精華融會貫通在其中的;而同樣的,當修學大乘法類時,也是要能含蓋包括小乘法的內涵。此種特殊的禪修方式,即所謂的「四方為道」,無論是從四個角的哪一個出發,都是能夠作為修學的道路,最後一定會達到目的地。

至尊大主開示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當然也開示了下士、中士、上士道次,這些階段雖然都是個別分開來作詳細說明。但在這些個別說明的前面,還有一個段落,就是要能對道的整體理論先引發定解。 因此,當我們在修學《道次第》的時候,雖然下士、中士、上士的道路都是個別分開的,但是因為在這學習之前,已經對於道的整體理論有了定解之故,所以,之後無論是在下士、中士或上士,任何個別修學階段的時候,也都還是會和其他階段的修學不相違背的。因此,即使我們現在是在修學下士道的階段,但中士、上士的道次內涵,也都要能夠濃縮含蓋在其中,這是非常有必要的!若是能夠這樣作修學的話,這些法類就會變成是彼此能夠相輔相成的。
因此,雖然現在是修下士,但是對於將來中士、上士道次的禪修,也都會發揮出很大的功效,使得將來能夠在正式修學中士、上士道次時,變得很容易進行,而且內心的證悟也會很迅速的產生。因為在修學下士道的段落時,基礎已經打得非常好了,所以將來在進入中士、上士的修學階段時,就顯得容易多了,而且內心的證悟也很快產生。如此,對於「成就佛果」這最高目標,也是能更加快速的達到,所以這是非常快速的一條成佛道路。是有這麼一個特色存在! 就《廣論》而言,在「成就佛果」方面的開示,可以說是非常殊勝、非常好的,要比這個更好也沒有了。班禪大師洛桑耶謝曾經針對此內涵,寫作了《捷速道(速疾道)》(道次第的註解),談到了「成就佛果」最快速的道路就是在此!

2. 必學的第二個理由------在禪修廣論之前,必須先有完整的道總認識

我們都很重視《道次第廣論》,也都花了很大的力氣來學習,因此在學習《廣論》的時候,無論是在學習其中的哪一項法類,對於其他階段的精華內涵,也是必須要能夠全部含蓋在其中。若我們想要真正的達到這樣的修學程度,那先要對於《廣論》的整體內容有個完整的了解。假設對於《廣論》的整體內容沒有了解的話,那在修學其中的一個段落時,又該如何把其他段落的內涵濃縮含蓋在裡面呢?當然就是不可能的了!因此,對於《廣論》的學習者而言,必須要先對《廣論》作廣泛的聞思學習,之後才可能產生出整體的認識了解,這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!

譬如,在《廣論》的前面部份有「依止善知識」的階段,之後依次有下士、中士、上士的學習階段,而在上士道之中,最特別的就是「甚深道次」的部份。當然各個段落的内涵都是不同的,但就修學「依止善知識」而言,它是和後面每一段落的修學都有著緊密的關係,因此在禪修「依止善知識」時,也必須要能通達了解後面全部階段的內涵,要將它們整個融會貫通在一起,這是一切修學道路的關鍵基礎。若已有了這樣的理解,再來禪修「依止善知識」,那將來再進一步修學到後面的「廣大道次」----方便分(菩提心)和「甚深道次」----勝觀等。在正式的禪修這些較高深的法類時,是會迅速的產生內心證悟,而且比較容易能夠發揮出功效,產生出很大的幫助。

又譬如在禪修下士道次的法類時,前面已具足了「依止善知識」部份的基礎,後面中士的道次,再後面是上士的道次,而其中最後面則是個別的「甚深道次-----勝觀」的部份。若是我們都能夠像之前所談到的一樣,要將全部道次的精華內涵都完整貫通,並融會在眼前這下士道的法類修學之中。那相同的道理,在修中士道次的時候也是一樣的。最前面是修「依止善知識」和下士的道次,後面則是上士的道次,而在上士道次裡的「菩提心」、「空性」的禪修,這些都應當要能夠貫通,全部融會在這中士的道次修學之中。若是能這樣作的話,雖然好像只是在禪修中士道階段的法,但實際上,一切成佛道路的內涵精華也都全部包括在其中了。

而當禪修上士道次時,最主要的是「菩提心」和「了空慧」的學習,譬如修上士道次中「菩提心」的段落,當然最前面一開始的入門處,仍是「依止善知識」,之後有下士、中士道次,而在修菩提心之後,還有「甚深道次---空性」的部份,這些內涵也都應當要濃縮包括在修「菩提心」之中,必須要這樣的掌握住關鍵重點。 再後面則是修「甚深道次」---空性(勝觀)的段落,在禪修此時,也要能夠融會貫通,一開始入門的「依止善知識」、下士、中士、上士道次、「菩提心」---「方便分支」的部份,這些內涵也都要能夠濃縮在「甚深空性」的禪修裡呢!

如果一位行者能夠以這種方式來修行,就稱之為「四方為道」。掌握住關鍵要點之後,「四方」都能夠作為修學的道路,意即要掌握住「四方為道」的關鍵重點。因此就一個禪修者而言,應該把道的整體內涵融會貫通來作禪修,如果能這樣作,那無論是修學其中的任何一個法類,也都是能夠和其他的法類不相違背的。如此,融會貫通,一以貫之的來作禪修,這是非常有必要的!

因此大概可以這樣說,若是一位進行《廣論》的禪修者,他對於《廣論》的內容卻還沒有完整的通達了解,實際上這就表示他是還沒有辦法去進行《廣論》的禪修。因此一個要禪修《廣論》的行者,就必須要先對《廣論》有個整體的通達了解,如此才有辦法進行《廣論》的禪修。因為先對於《廣論》的內涵有整體的了解通達,是一個禪修《廣論》必要的前提。故從今天開始,我們要進行《廣論》最後面的階段-----「毘缽舍那(勝觀)」的學習,這是我開此課程的第二個原因。

第一個原因就是開始所談到的,「方便」與「勝慧」分支,二者不能偏廢,此二者必須要能「雙運」,融會貫通在一起。第二個原因是,就學習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的行者而言,必須要能夠「四方為道」,即對《廣論》的整體內涵先要能通達了解,才有能力去禪修《廣論》,為了要有整體的通達了解之故,因此開出了這學習「毘缽舍那(勝觀)」的課程。 「依止善知識」是實修的入門,後面還有下士、中士、上士的道路,而在上士道中,又分為「廣大道次」和「甚深道次」兩部份。若如前面所說,要將一切法的精華融會貫通,「一以貫之」,「四方為道」,應如此來作禪修。

(二)說明禪修關鍵重點

1. 觀修「依止善知識」所應注意的重點

那又應當如何在進行禪修「依止善知識」時,把後面的道次第內涵全部都融會貫通涵蓋在其中呢? 修「依止善知識」,最主要是意樂和加行二個部份,其中意樂依止,最主要是對師長修敬信心,由認識了解師長功德而對他產生信心,由憶念師長恩惠而產生恭敬心。所以在「依止善知識」的修學段落中,主要有二項:意樂和加行。意樂部份又有二項:信心和恭敬。 如何對善知識產生信心呢?其因是了解善知識本身的修證功德,在下士道的禪修他作得有多麼好!在中士道的禪修他又是如何作的?上士道的禪修又是如何修行?在上士道方便分的部份和勝慧分的部份,他又是如何進行修學的,修行又有什麼樣的成就!若能了解這位善知識是有多麼殊勝,對他的信心當然就會非常強烈,強烈的信心是由此所引發而產生的。
當然這種情況是,我自己本身先對於下士、中士、上士道的內容,上士道中的個別段落,廣大道次的部份和甚深見地的部份等有所認識。自己總是先要有一些粗淺的學習,要有一些大略的了解,假設以前都沒有學過這些內容,還沒有大略的了解,那又如何能知道善知識有哪些功德呢?不可能了解的。又因為不了解善知識有這些功德之故,對善知識會不會產生出信心呢?不會。因此在禪修「依止善知識」的階段時,也應當要能夠含蓋包括到後面道次的全部內容精華。

2. 觀修共下士道法類時的重點

相同的道理,在進行共下士道的禪修時,又應如何把其他的道次第內涵也包括在其中呢?下士道的根本之處,是相信三寶、相信業力因果法則。而其中的根本核心是相信三寶。因為我已經完全的相信三寶,所以三寶所開示的業力因果法則,我就會非常的相信。因此,我會十分重視業力因果法,並且依循著此業力因果法則,去做到取善捨惡,此即是下士道禪修的內容精華。

那又應當如何把其他的道次的內涵,都包括在這下士道的禪修裡呢? 譬如,下士道的修學根本之處,是在相信三寶,因此要皈依三寶。在皈依三寶之後,對於三寶的信心,也要非常好非常的堅固,而這個部分的修證,最主要是要依靠上師的加持。假設我們在修學「依止善知識」的部分沒有做好,那對於三寶就不容易產生出信心,就是產生了信心也不會很堅固,這部分的圓滿證悟就沒有辦法達成。因此之故,要能夠先把「依止善知識」的修證作好,再將之融會貫通於此處下士道次的修學之中。

其次,對於三寶產生信心之後,又應如何把中士和上士道次的內涵融會在這個段落中呢?對於三寶已經完全相信,並且產生了信心,而其中最主要的,當然是要對於法寶,產生出強烈的信心。因為法寶主要開示的,就是能得到「解脫」的方法,和得到成就「一切智的佛果」的方法。其中能得到「解脫」的方法,就是中士道次的修學內涵,而能得到佛果的方法,就是上士道次的修學內涵。

假設我們想要對法寶產生出強烈的信心,那應當先對於法寶的內涵有所了解,即是對於中士、上士道次等的內容,應當要好好的全盤深入的了解。假設對於中士、上士道次等,並沒有好好的作了解,那就表示,我們對於法寶其實也沒有好好的了解,若是對於法寶的內容,並沒有好好的了解,那會不會對它產生信心呢?當然不會!若是對於法寶沒有信心,那當然對於講說法寶的佛寶,也就不會有信心了,對於追隨著法寶而學習的僧寶,也是不會有信心的。如此,等於是對於三寶都是沒有信心的。因此,雖然我們眼前是在進行著下士道次的修學,但是也應當要把中士和上士道次的內涵,全部都融會貫通在其中。

3. 觀修共中士道次的關鍵

在修行中士道的時候,又應如何包含著下士和上士道次的內涵呢?在修行中士道時,最主要的意樂(內心的想法),是對於四聖諦、十二緣起的法類,進行深廣的思惟,而由此引發內心的出離心,此是內心意樂(想法)的部份。在加行方面的實踐,最主要的是三學---戒、定、慧的修學,其中又以戒學為主。

在此中士道的修學段落,假設之前的「依止善知識」並沒有好好的作修證,實際上,這個中士道段落的證悟也不會產生。因此在這個段落的修學中,又應如何把下士和上士道次的修證融合呢?上士道的「菩提心」、「了空慧」的部份,如何才能包括融會在其中呢?在修中士道的時候,最為主要的是運用下士道修證的部份。因為即使是在修中士道時,也必須要先把前面的十分惡劣、粗猛的行為,即十種不善業的部份,先遮止斷除掉。並且把這遮止惡行,當作是一種未來修學的順緣,或是當作一種「前行」準備。假設,已經能夠將這種「前行」作得好,那到了後面的階段,才能再將之運用來對治,再把細分的煩惱也完全斷除掉,這種運用的能力才能算是夠齊備。

假設現在我們的內心還在受到粗分煩惱的控制,那些惡劣的行為、十種不善業,都還不能夠遮止斷除的話,那這樣有沒有能力去對治較細分的煩惱呢?不可能的!因此,若是在下士道沒有修學好,一定是沒有辦法作中士道的禪修。因此,必須先把下士道的修證作好,才有辦法去進行中士道的禪修。這是此二者的關係。

其次,在進行中士道的禪修時,又應如何包含上士道的內涵呢?一般而言,當我們在禪修中士道的時候,實際上是要修共通中士的道路。所謂的共通中士的道路,是指修行者已經對於上士道的內涵,即菩提心和了空慧的部份,都事先好好的作過了聞思理解。因為已經好好的理解之故,所以對於菩提心、了空慧的證悟,會有強烈的欲求之心產生。為了要達到這樣的欲求目標,因此進行現在的努力。所以,之前要先聽聞思惟過上士道的內涵,必須要齊備這樣的條件!假設,這些條件並不齊備,就直接去學習中士道法類的話,那一定就會變成不是共通的中士道路了。 然而,我們現在要學習的是共通的中士道路。這兩者差別的基本因素,就在於對上士道的菩提心和了空慧的內涵,是否已經作過了深廣的聞思。若是已經對上士道次的內涵作過了深廣的聞思,並因此而產生出強烈的追求心,又為了要得到這樣的目標之故,去進行這前面的準備功夫,這樣才算是學習共通的中士道次。假設,沒有這個部分(先學習道總理論---包括了上士道的內涵)的準備,就直接去學習中士道的法類,很可能就會變成了不是共通中士道的學習。因此,現在雖然是在進行共中士道的修學階段,但是必須要先將上士道次的內涵完整的融會貫通在其中,而且對於菩提心和了空慧的內涵,也是必須要再三學習的。這樣才是共中士道修學時融會貫通的情形!

4. 觀修上士道的關鍵

關於上士道修學的部份,例如「菩提心」證悟的產生,這基本上要先依靠「大悲心」,因此先要再三觀修「大悲心」。如果再三觀修「大悲心」能夠作好的話,將來證悟的「菩提心」力量就會非常的強大。可是,「大悲心」的證悟產生,必須要依靠「出離心」。因此,要先再三的思惟輪迴生死的痛苦。假設這些部份都沒有作好,那就不會產生堅固的「大悲心」。所以,再三的思惟輪迴的痛苦,就會引發產生堅固的「出離心」。對於那些粗分的煩惱、細分的煩惱,以及這些煩惱所引發的惡業(壞的行為),它們各別的因和果等等,若是能將這些部分的內涵都仔細的作分析,了解到真正的毛病何在,如此再三的思惟,就會產生出很純粹堅固的「出離心」。
即使是想要得到上士道次中「菩提心」證悟的產生,那也和下士、共中士道次的修學有密切的相關。因為,必須要先依靠著下士道的修學努力,來把粗分的煩惱、惡劣的行為壓伏,之後再以中士道的修證努力,將較細分的煩惱斷除,運用修證的對治力去對付較細分的煩惱。對於這許多粗細的煩惱,惡劣的行為等等,要能夠先看到它們是不好的(使自他都受損害),要能了解它們的毛病過患,並且希望自心不要被它們沾染到,因此不會隨煩惱而行,走向那個惡業的方面。要想修學到這樣能夠調伏煩惱的程度,那就一定要依靠下士和中士的禪修努力,因此,是以這樣的修學方式,來讓內心產生出很純粹堅固的「出離心」。

可見,這些前行努力在作「菩提心」的禪修時,都是非常有必要的。「出離心」的證悟產生,要靠著下士和中士道的修學。而「菩提心」證悟的產生,要靠著「大悲心」的證悟;這「大悲心」的證悟產生,又是要靠著「出離心」的證悟;「出離心」的證悟產生,又是要靠下士和中士道的修學,此即是,為什麼「三主要道」會有這三個主要部分的原因。 「出離心」的部份,講的就是下士和中士道次的實修,所以純粹的「出離心」證悟產生,是必須要靠下士和中士道的修學。而「大悲心」的證悟產生,前面一定要依靠著很純粹堅固的「出離心」。而「菩提心」證悟的產生,又必須要依靠著「大悲心」的證悟。可見,就「菩提心」證悟的產生而言,有必要把之前的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內涵,再三的修學融會貫通。先要讓「出離心」的力量很強大,當「出離心」的力量強大之後,「悲心」的力量就會隨之增強;在「悲心」的力量強大之後,那當然「菩提心」的證悟就容易產生了,而且這「菩提心」的力量也會很強大。因此,在「菩提心」的禪修階段中,若是沒有先達到之前的下士和中士道的修證準備,那是不可能成就的。如此,菩提心的禪修也是絕對不可能作好的。

其次,就「依止善知識」而言,又應如何將整體道次的內涵包括在其中呢?「依止善知識」的證悟要能產生,必須要靠觀想資糧田,知道上師是三寶的總集,然後再運用資糧田這三寶的總集去進行觀修。必須要如此作觀修,才能夠累積資糧、淨除罪障,證悟才可能產生。假設沒有先進入到「依止善知識」的段落,那後面任何一個階段的證悟,想要產生應該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即使是想要得到上士道的證悟,都還是要依靠著先修學最前面的基礎---「依止善知識」,之後也要修學下士和中士道的內涵,這些都是必要的過程,因為之前這些努力,都是與上士道菩提心證悟的產生相關連。

5. 說明廣大道次和甚深道次的關連性

那「菩提心」證悟的產生又和「了空慧」有什麼關係呢?假設沒有「了空慧」的攝持,這「菩提心」恐怕沒有辦法達到很純粹的程度。就菩提心證悟的產生而言,是可以透由修「自他換」而產生,但是「自他換」的禪修,一定是要以「了空慧」作為基礎幫助的。假設沒有「了空慧」,那一定沒有辦法去禪修「自他換」,也就一定沒有辦法產生「菩提心」的證悟。因為「自他換」,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「我愛執」完全消滅掉,如果要把「我愛執」完全消滅掉,那一定要靠「了空慧」的幫助。因此,就菩提心的產生而言,不能沒有「了空慧」;假設沒有「了空慧」的攝持,那「菩提心」的證悟,恐怕也是很難產生的。 所以,就上士道的段落來講,「菩提心」的禪修是和之前的「依止善知識」有關係,也跟下士、中士道的修證有關係。還有,和後面的「了空慧」的修證也是有關係的。若是有「了空慧」的攝持,「菩提心」的禪修就會更好。如此,在菩提心的修證段落裡面,是不是能將整個道次的內容,全都融會貫通在其中了呢,這是很重要的!

其次,在上士道中還有一個部份,就是「了空慧」的修證。「了空慧」的實修,當然也要包括「菩提心」的內涵。假設,在此之前並沒有「菩提心」的話,僅僅只是去學習「了空慧」而已,因為沒有了「菩提心」作為修證基礎之故,「了空慧」的力量就沒有辦法很強烈。因此,假設沒有了「菩提心」的幫助,不能用無邊理門(各種角度)去思惟證成,這樣的「了空慧」可能也存在著衰損的危險,力量也不會非常強大。所以,就一個行者而言,趣入大乘法門之後,進入資糧道的階段,還是會有「菩提心」衰損、「了空慧」衰損的危險。這都是因為之前,他並沒有以無量無邊的理門去思惟證成之故,因此會導致「菩提心」衰損,「了空慧」的力量薄弱。想要讓 「了空慧」力量增強,一定要靠「菩提心」的幫助,而「菩提心」證悟得的產生,也是要靠「了空慧」的幫助。因此,在修學「菩提心」和「了空慧」的階段,也是跟下士、中士道都完全連結,是密切相關的。修證「菩提心」的時候,一定要依靠「大悲心」,「大悲心」的修證,也是要依靠著「出離心」,也是要依靠著下士、中士道的修證。所以,在「了空慧」部份的修證,一定要依靠著「菩提心」的攝持,力量才會很強大,當然也是要依靠「依止善知識」和下士、中士道的修證。假設沒有了這些幫助,「了空慧」照樣會衰損。所以,上士道的修證,也是一定要能貫通融會其他階段的修學內涵的。

 Atisha Buddhist Center
39-1, Chung-Ming South Road. West District, Taichung, Taiwan
中華民國阿底峽佛學會
(2010/12/08搬遷至此)
地址:40351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39-1號
TEL:886-4-23268347(上課時段撥打)
FAX:886-4-23261016
TEL:886-4-23206931(格西出家眾住處)